國際體育武術協會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起源於香港,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是由香港政府成立的,中華人民共和國批准推動國際體育武術項目運動發展,促進國內外武術運動普及和技術水準提高的群眾體育社會組織團體,是由世界各國武術行業體協、武協、武術社團組織以及熱愛武術事業的個人組成,是武術行業的世界性社會公共組織。
中文名 國際體育武術協會
外文名 lnternational Sports Wushu Association
中文名简称“國體武協”或“國際武協”)
外文名简称National Sports Wushu Associatrion or lnternational Wushu Association
建設宗旨
遵守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法規,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、憲法和政策,遵守公共社會道德風尚,團結國內外武術工作者和武術愛好者、習練者,宣導和普及群眾性中國武術運動的開展,繼承和發揚中華武術的優秀文化遺產。為實施增強國民素質,振興民族精神,努力促進國際武術水準的提高,發展國際武術事業,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,不分門派,在世界各國搭建傳承和推廣好中華傳統武術市場化平臺,為積極穩妥地推動中國武術走向世界服務。
組織機構
理事成員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起源於香港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執行主席: 劉雲龍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副主席: 宗先奎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理事長: 張廣偉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副理事長: 王新昌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理事: 金正來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秘書長: 劉 青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副秘書長: 張青山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秘書: 翟國強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名譽主席: 李健 張勝元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名譽顧問: 王奎安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區域執行主席: 張翠花、任國磊 、張金橋、李昌德、郭德才、陳建偉、馮小小、李慧敏、張福俊、盧林、劉野、張新祿、馮昌福、劉龍、法來傑、劉沛文、王寶春、房新月、張強、李奎、陳金軍、任景河、 楊松、劉長國
國際體育武術協會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、國家體育總局、民政部、中華體育總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。
章 程
第一章
第一條、國際體育武術協會。
英文譯為 lnternational Sports Wushu Association
第二條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國際體育有關規定,遵守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法規,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、憲法和政策,遵守社會道德風尚,崇尚武德,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遺產中華武術,團結國際武術愛好者和工作者、習練者,努力促進武術運動理論和技術水準的提高,宣導和普及群眾性武術運動的開展、發展武術事業、增強全民素質,為實現全民健身,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,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,不分門派,在世界各國搭建傳承和推廣好中華傳統武術市場化平臺,為積極穩妥地推動中國武術進一步走向世界服務。
第二章、國際體育武術協會的業務範圍;
第三條、貫徹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法規,國家有關武術運動發展的方針、政策、有計劃地促進武術運動的國際化發展,使武術健身鍛煉運動更為廣泛地進入世界領域;
第四條、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和國際體育組織的有關規定,研究、擬訂、組織、承辦全國性和國際性武術比賽活動;
第五條、協助業務主管部門選拔和推薦國家運動員、裁判員、教練員、考評員工作;擬訂實施國際武術黑帶段位等級制度
第六條、組織和指導國際武術、教練、裁判員、考評員等業務人員的培訓工作;
第三章
本協會實行會員制
第七條、會員種類;單位會員、個人會員。
(一)單位會員包括區域性單位會員和專業性單位會員。(二)個人會員;凡武術工作者、傳習者、愛好者。均可成為本會的個人會員。
第八條、凡加入本協會的會員、必須具備下列條件;
(一) 承認和擁護本協會的章程;
(二) 有加入本協會和參加本協會的意願;
(三) 按時繳納會費,如不按時繳納會費或不參加本協會活動的,視為自動退會;
(四) 不按時向國際體育武術協會繳納應繳費用,違背國際體育武術協會章程及有關規定,給國際體育武術協會造成嚴重不良影響或重大經濟損失的,取消其會員資格。
第四章
第九條、本會經費來源;
(一)會費、(二)捐贈(三)政府資助(四)本會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;(五)利息(六)其他合法收入。
第五章
第十條、本協會名稱及與本協會名稱有關的專用標誌,本協會會員證、段位證、教練證、裁判證、考評員證由本協會統一製作、頒發,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複製或用於商業活動。
第十一條、本協會發展章程由國際體育武術協會代表大會討論一致通過。